8月23日,光伏产业主链企业隆基绿能(601012.SH)、通威股份(600438.SH) 、晶澳科技(002459.SZ)、天合光能(688599.SH)和TCL中环(002129.SZ)发布2025年半年财报,尽管业绩依旧遇冷 ,截至今日收盘,除天合光能微跌0.12%,其他四家企业的股价全部飘红。
总市值超3000亿 ,半年亏超170亿元
虽然市值较巅峰时期普遍回调约六成,但截至第一财经记者今日发稿,隆基绿能、通威股份 、晶澳科技、天合光能和TCL中环的总市值约3359亿元 ,分别为1264亿元、970亿元 、415亿元、366亿元、344亿元 。
不同于今天在二级市场全面飘红的表现,这5家总市值已超3000亿元的光伏企业,上半年均未走出净亏损的“泥潭” ,上半年合计亏损172.64亿元,通威股份和TCL中环两家企业亏损近百亿元。
具体来看,隆基绿能净亏损25.69亿元 ,通威股份净亏损49.55亿元 、晶澳科技净亏损25.8亿元、天合光能净亏损29.18亿元、TCL中环净亏损42.42亿元。
这五家企业中,除了隆基绿能实现同比减亏,其余四家企业未见业绩拐点的“苗头”,均呈同比增亏或同比盈转亏的态势 。
综合各家企业的财报数据 ,隆基绿能上半年亏损25.69亿元,相较上年同期52.31亿元的亏损额大幅减亏。据该公司财报分析,同比减亏26.61亿元 ,主要受益于运营提效促进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大幅下降,以及资产减值损失的大幅减少。
领亏的通威股份上半年亏损49.55亿元,相较上年同期31.29亿元的亏损额增亏 。今年亏损29.18亿元的天合光能 ,上年同期净利润5.26亿元,同比转亏,今年也是该公司自2020年上市以来半年度净利首次亏损。晶澳科技净亏损25.8亿元 ,上年同期净利润亏损8.74亿元,同比大幅增亏。TCL中环净亏损42.42亿元,上年同期亏损30.64亿元 ,同比增亏 。
企业普遍亏损的背后,仍指向一个共因:市场供需严重失衡下,产业链各环节产品价格大幅下降侵蚀业内企业利润。近期在“光伏行业2025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研讨会 ”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用“举步维艰”四个字概括了行业上半年的境遇。
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数据 ,今年1月至6月,国内电池片、组件产量增速降至15%以下,多晶硅、硅片产量出现负增长 。各环节主流型号平均价格较2020年以来的最高价格降低88.3%、89.6% 、80.8%、66.4%。
目前业内的共识是 ,因前期产能大规模无序扩张,光伏主产业链各环节呈现严重的供需失衡,产业链价格快速下跌至行业成本线以下 ,导致全行业陷入系统性亏损。
据协会不完全统计, 2024年以来,有超40家企业公告退市、破产或兼并重组。今年一季度 ,仅31家A股上市光伏主产业链企业整体净亏损125.8亿元,亏损幅度同比增加274.3% 。
后市仍需警惕以下风险
随着新能源行业的高速发展,部分传统光伏市场开始出现消纳瓶颈 、补贴退坡、低电价等问题。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 ,产业政策的风险以及政策变动可能带来的不确定性,已经成为上述多家光伏企业共同提及的重点风险。
“国内市场政策频出,对行业格局、需求及格局均造成较大影响 。”TCL中环称。
晶澳科技在半年报第十章《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中提示该风险,并以《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 ,简称“136号文 ”)举例:“尽管光伏行业已进入无补贴时代,但国家如果出台新的有关并网消纳 、储能配置、市场竞价等方面的产业政策,比如136号文 ,势必对国内光伏行业的转型升级和光伏企业在国内市场的经营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副主任陶冶近期直言,当下行业发展“唯一的确定性就是不确定性” 。而这种不确定性,导致了市场需求的波动。
在剖析行业政策风险时 ,隆基绿能解释道,国内全面进入电力市场化短期内将削弱光伏项目收益稳定性预期。“如果缺乏适配的消纳机制、电价机制 、电网基础设施改造等政策支持,将会对区域光伏市场增长形成制约 ,造成阶段性需求波动 。 ”
通威股份同样认为,中国光伏电站项目用地、电力市场化交易等多方面的政策变化,可能导致我国电站用地需求保障难度加大、光伏电站投资收益率下降等风险。
此外 ,市场供需失衡的“警报”仍未解除。同比盈转亏的天合光能直言称,如果下半年行业供需矛盾持续加剧,有可能导致公司未来经营业绩持续波动乃至继续下滑的风险 。
“当前行业已进入深度调整期,前期投产的落后产能及部分竞争力落后的企业已开始出清。”天合光能进一步分析称 ,但是如果未来产能调整速度或下游应用市场增速不及预期,仍可能导致产品价格不合理下跌 、企业盈利下降的风险。
隆基绿能则表示,目前行业“反内卷 ”共识已经形成 ,具体方案尚未出台,企业短期内可能仍将面临经营压力。
谈及“反内卷”进程,TCL中环管理层今日在2025年上半年业绩说明会的投资者问答环节最新表示 ,此次“反内卷”的主导部门层级较高,主要方向包括供给侧改革以及各环节的自律措施,总体目标是实现行业的高效和高质量发展 ,希望产业链各环节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后,能做到不低于全行业成本价销售 。
第一财经注意到,针对光伏行业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内存在的供需失衡的系统性问题 ,国家相关部门已高度重视,光伏“反内卷 ”相关行动也已提升至最高规格。
8月22日晚间,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共同维护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光伏市场秩序的倡议》并重申 ,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事关国家和产业发展大局,光伏行业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 ,切实加强行业自律,共同维护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秩序。
8月19日晚间,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央社会工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部署进一步规范光伏产业竞争秩序工作 。
“从过去一个月的情况看,晶体、晶片及多晶环节价格在有序往上走。从这周的招投标情况看,光伏组件价格正在上涨。”TCL中环管理层今日表示 ,预计经过一段时间的传导,(售价)应该能恢复到全行业的成本价以上 。
有券商机构认为,后续行业市场化出清 、企业自律协同 ,同时辅以相关政府部门、监管机构的政策配合与监督,有望推动光伏困境反转。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